苓桂术甘汤与苓桂甘草大枣汤辩证

[复制链接]
单曲循环 发表于 2023-2-3 13:20:0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今天和大分享苓桂术甘汤,这个汤伤寒条文有几处,可以冶好几个病,如果按病分很难掌握,伤寒论是个宝库,单从一个方的条文可能很难理解,得要很多条文组合来看才能解续伤寒论,解读张仲景,解读中医。先来看苓桂术甘汤和苓桂甘草大枣汤的区别,先来看苓桂术甘汤和苓桂甘草大枣汤的区别两个方完全一样,很多药剂量也一样,区别就是一个方是大枣,一个方是白术,从白术和大枣区别可以看出一个是针对实症一个是虚症的,如果有点中医知识的都知道这两个方是去水的,怎么说又实又虚呢,这就是伤寒隐藏了的部分内容,这是要对身体很了解和足够的中医知识的基础上的。两个方为去水方,苓桂术甘汤是冶隔上有水,苓桂甘草大枣汤是冶脐下有水要理解苓桂术甘汤为什么那么多条文,冶那么多病,得从奔豚说起"发汗后,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″,为什么会发说欲作奔豚呢?奔豚就是有一豉气由脐下往胸上冲,其道理很简单就像家里的饮水机会冒泡一样的道理,脐下有积水,沉淀物多,就会产生跟河流中淤泥沼气之类的气体,气流会往上冲。为什么会往上冲呢?气者阳也,但这个阳是浊阳,阳性向上。以上这是其一,其二是中虚,就是脾胃虚弱,让它有上冲的力量所以张仲景用了大枣补脾胃。桂枝和炙甘草增加上面阳的力量让它往下压,所以那个时候桂枝是降冲,炙甘草补心阴,两个药的组合会增加心脏的力量。《伤寒论》不单单是说的伤寒的问题。他是整个阴阳学,阴阳的应用学。脐下积水,表示阴多,冶法就是补阳,达到阴和阳的平衡,为什么?补上阳用桂枝和炙甘草,补中就用大枣一味呢,这就是整体阴阳平衡的考虑,所以懂得这个道理。药物的加减变化也会得心应手。说到这里,大家可能多少都会对苓桂术甘汤了解增加了,为什么他会加白术他的意思呢就是隔上有水,这个水就是停留在上,下不来了,为什么下不来?因为脾胃有湿,脾胃着运行缓慢,通调水道的功能下降,所以形成了隔上积水。隔上积水时间久了就会有浊气,上冲头部,所以苓桂术甘汤的辨证证状有起则头晕,严重的有可能会发癫痫。积水多了也会挤压到其他的经脉,所以苓桂术甘汤冶症很多。今天就分享到这,霸屏了,抱歉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